Search

過年除了走春、走廟,也要走親戚。面對親戚關於學業、工作、收入、年終、婚配、生子等詢問,往往會陷於尷尬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過年除了走春、走廟,也要走親戚。面對親戚關於學業、工作、收入、年終、婚配、生子等詢問,往往會陷於尷尬。不回兩句顯得不夠識大體,但回得委屈心裡又憋口氣,大過年的,真的誰都不容易。
.
我也算經歷十幾年被問”要不要生孩子”這個問題的專業戶了,表哥表姊堂哥堂弟的孩子們都大到娶媳婦了,這問題依然沒有在過年時放過我。你們一定會覺得問學業、工作、收入、年終、婚配、生子等問題的親戚們很討厭,關他們什麼事啊,一直要來下指導棋,或者碎嘴。而我是這樣想的:你期待他們能跟你聊啥?彼此的生活南轅北轍,像篩子一樣篩下來後,真的也就只有這些問題在彼此的生活能重疊,難不成你要問他:「叔叔伯伯阿姨們,不知道你們對全球暖化所造成各種的生態問題有什麼看法?」
.
我多年的心法就是「不過心」,逢場作戲一番。我不介意別人來打探隱私,而我也不打算誠實以對。這個態度說明我不介意這些問題,想回就回,不想回就呵呵、嘿嘿、哈哈,裝傻一下,顧左右而言他。若你不喜歡別人用長輩的態度來跟你講道理,也就不需要用”你們很老派”這種觀念來趁機教育老人家。打太極是最優雅的、應付彼此的最好的相處之道。
.
中國人的傳統社會是「沾親帶故」的脈絡形成的。哪怕現代社會再進步,在你生活的周圍不論職場還是家庭,都是這麼回事兒。充斥著誰是誰的朋友、親戚,誰是誰的同事、同學,曾經的客戶、上級……等等之類的關係。你就是這沾親帶故網絡中的一人,卻妄想在穿越草叢時,片葉不沾身,除非你就不在這社會上混,否則是無法真的自認清高的。
.
倘若一些問題就問得你七竅生煙,或許代表那些問題也正是你的焦慮所在。生孩子的各種問題之所以不煩我,恰恰是因為生孩子的問題不是我的焦慮所在。所以我可以轉念,我可以不過心,我可以逢場作戲。
.
有人說,問這些問題的人自己也沒過得多好。工作很糟,薪水年終很少,家裡的孩子不婚不育,父不慈子不孝。所以啊,他拿這些問題來問別人,同病就相憐,不同病就是羨慕一下別人難道還不可以?
.
某人跟我結婚十幾年,因為家族大,所以我這邊很多親戚的稱呼都還叫不全。一年僅見一次面,真談不上親近。每年初二陪我回娘家,其實也就是陪著我母親走訪各路親朋故友。我跟他說,我們在外工作、做生意,那職場的網絡不管再不合理,我們都願意接受,並想方設法地去串連、去淌一淌、去浸一浸。偏偏回到家庭,對那些家族親人就完全失去耐心與興趣。可我從我母親的作法發現,當年她最潦倒無依,寡母一人帶著三個女兒要在生活立足時,不靠一些親戚多少伸出援手是很難的。這些援手不是承擔她的重任,而是在她有些卡關時,願意幫幫她。我小時候看不明白,但如果我現在還看不明白,那就是我自己的問題了。父母願意去走的親戚,肯定於他們而言是必要的。
.
記得我年輕時,若是真的不願意面對親戚,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出門去見自己的朋友,或租一堆漫畫書搭配很多零食窩在房間。真正坐下來跟親戚聊天,那都是進入社會工作之後的事了。小時候我看不明白大人為何彼此嫌棄卻又相互舉杯,但如果我現在還看不明白,那就是我自己的問題了。
.
#katesmurmur #過年的親戚傳說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